黄河流域九省(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讨会暨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济南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17日-18日,以“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筑牢新质生产力教育基底”为主题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讨会暨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召开。来自沿黄九省(区)110余家教育行政机构、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的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共拥有成员单位160个。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刘扬云主持,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林松柏、山东省教育厅综合改革处处长丛培军分别致辞。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林松柏、刘扬云等四位专家围绕教育评价改革和当前的形势分别作了题为《改革评价 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全面创新视域中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路径与探索》《人工智能服务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及《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评价改革》的主旨报告,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本次研讨会面向黄河流域九省(区)征集了来自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等75家单位的82个典型案例,经过形式审查、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筛选出涉及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多个方面的52个案例,并汇编形成《黄河流域九省(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讨会案例集》。研讨会上,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林州校区)校长焦兵书、山西省介休市绵山书院副校长史若璇等7位来自大中小学的优秀案例代表分别从民族地区校地合作示范学区联盟的阿师实践、大道教育评价新图景、介休市绵山书院寒假作业设计及评价改革案例、构建“全景式”评价体系创建“全•幸福”学校、数智技术和核心素养双驱动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设计、数字画像:赋能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评价、初中班本综合素质评价建构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优秀实践案例的分享交流和研讨。
17日晚,召开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年会,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及新增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联盟理事长林松柏代表联盟作工作报告,联盟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张克玉主持会议。会议集体审议通过增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及成员单位名单和《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工作章程》;讨论了《黄河流域基础教育联盟济南宣言》的落实措施;讨论明确了阿坝师范学院作为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第二届年会主办单位。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创新经验,有效提升了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水平;进一步加强了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建设,对于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九省(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